[TOP]

茶水間的數學: 學校這樣教數學就好了, 光靠死背沒有用, 每個公式、定理, 都是一則思考的故事

此書被瀏覽1次

2人閱讀過此書

副標題 : 學校這樣教數學就好了, 光靠死背沒有用, 每個公式、定理, 都是一則思考的故事

作者 : ?部貞市郎,文子

分類 : 數學

關鍵字 : 數學>通俗作品

多所優質高中選定為數學科推薦讀物 : 建國中學、蘭陽女中、苑裡高中、 
臺南黎明中學、桃園永平工商,雲林大成商工、嘉義輔仁中學…… 

◎榮登誠品書店暢銷排行榜
◎暢銷日本30年!更新版依舊闖入日本各排行榜,雄踞兩年! 

●投資房地產一定要懂幾何,分財產一定要懂分數,做生意一定要熟用乘法? 
●中國數學的發展,是因為秦始皇蓋長城? 
●在黑暗時代的歐洲,學數學竟然會被取締? 
●零、十進位、十二進位、六十進位的發明,為什麼是不同生活方式造成的? 

每個數學公式、定理,背後都是一個人茅塞頓開、變聰明的過程, 
問題是學校沒教這些有趣的東西,甚至扼殺了你的數學細胞。 

作者?部貞市郎雖然只有小學畢業, 
但這位只有小學學歷的日本數學大師(他的所有著作都編入日本中學及大學課本), 
要帶你讀遍從古埃及、巴比倫等古文明,到希臘、印度、日本的數學軼事典故, 
搭配30題動腦練習題,不需要艱澀的數學常識,讀起來一樣輕鬆有趣, 
如果你也曾經害怕數學、討厭數學,這本書一定可以讓你對數學改觀。 
  
◎古文明時期的數學怎麼開始?因為需要而萌芽 
‧阿拉伯數字為什麼與阿拉伯有關?希臘數學為什麼先傳到阿拉伯,而不是羅馬? 
阿拉伯數字其實起源印度,但因為阿拉伯人四處通商,才開始傳至歐洲各國。 
本來希臘數學應該傳至羅馬,但羅馬人不關心學問,才傳到阿拉伯發揚光大。 

‧尼羅河不氾濫,埃及就沒有幾何學? 
每次尼羅河氾濫都會破壞耕地界線,因此經常要重新測量土地,幾何學也隨著發達。 
隨著埃及文明蓬勃的流傳至希臘,希臘學者也爭先學習幾何,由歐幾里德集大成。 

.要解印度的數學題,得先看懂題目的故事 
印度的數學題都是用詩歌或敘情文的體裁來寫,題目含糊不清。 
有的甚至只有解答沒題目,使得後世研究印度數學時困難重重。 
  
.討厭數學嗎?東羅馬帝國的皇帝也是! 
東羅馬帝國的查世丁尼大帝公布的法典裡,有一項是:「取締騙子及數學家。」 
盛極一時的數學因此停滯不前,數學家也被當成占卜師或騙子,受到極大的迫害。 

◎想學日本的和算要有門路,因為一般人學不到! 
‧日本的數學源自中國,中國發展數學是為了蓋長城? 
古代中國發展數學,其實是為了蓋長城時要管理奴隸、計算租稅徵收。 
日本戰國時代動亂,數學發展中斷,豐臣秀吉時才又傳入日本。 

‧和算的兩個習慣——喜歡留下題目讓人挑戰、告訴別人我解題很強。 
當時流行「遺題繼承」風潮,就是留下問題卻不公布解答,要後世的學者解題。 
另一個是「算額」,數學家將解出的問題寫在酬神木板,放在寺廟或神社供人觀看。 

「不是不想學數學,只是數學真的很無聊!」 
要是這麼想就錯了!本書從古文明數學史開始,帶你認識數學, 
你會發現,聊數學就像聊天一樣,輕鬆愉快! 

案例一 分遺產─懂數學不吃虧 
一個農夫養有17頭羊,他過世前交代遺言給三個兒子,大兒子分1/2,二兒子分1/3,小兒子分1/9,說完後就斷氣了。你知道該怎麼分配嗎? 

案例二 絕地求生─懂數學還能保命 
15名基督教徒和15名土耳其人同乘一艘船航海,遇到暴風就要沉船時, 
船長宣布為了減輕重量,要將一半的人丟入海裡,以保住剩下的15人。 
所以30人圍成一圈,從第1人算起,每算至第9個人就要丟入海裡,這麼一來,15人陸續被丟入海裡之後,剩下的15人居然都是基督教徒。如果是你,如何判斷該站在哪個位置才能保命?
0則評論
 
 

茶水間的數學: 學校這樣教數學就好了, 光靠死背沒有用, 每個公式、定理, 都是一則思考的故事

ACNO 18409
索書號 310 8020
複本總數 1
館藏位置 Library
借閱分類 Book
ISBN 9789869481120
出版商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
出版年份 2017
版本 第三版
警告
小說 N
語言 中文
科目 數學
購買日期
價格
面(頁)數
插圖及稽核細節
未選擇任何檔案 選擇檔案
支援上載大小: 10mb | 檔案類型
標題:  Youtube: 

最新書評

更多

閱讀進度

已加入書櫃的書,可在此處記錄你的閱讀進度啊!

己看完此書了嗎?快快寫下你的感想及評分吧!

本書籍資訊

ACNO 18409
索書號 310 8020
館藏位置 Library
借閱分類 Book
ISBN 9789869481120
出版商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
出版年份 2017
版本 第三版

關鍵字 (2)

複本